森林资源的结构与植物负氧离子的含量直接相关,受森林覆盖率、植物种类、植被类型、林分结构、水文、地质、地貌、气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。
据测量,植物负氧离子与植物呈正相关。人口密集的地方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,尤其是在花草茂盛的季节,常青树下。原因如下:
①在光合作用下,植物放出大量氧气,使其更加中性。植物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自由电子结合,成为负氧离子O2+E-→02-;
②植物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,使周围空气得到净化,有利于延长负氧离子的时间;
③植物枝叶的“放电”和树木分泌的一些脂肪和芳香化合物,可以使空气电离,产生更多的负氧离子。
植物负氧离子依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释放氧气。相关数据显示,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每天可吸收1000kg CO2,产生750kg O2[6][6]。这些氧气与大气中的自由电子结合形成O2。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输出与光合速率、叶面积、生长和衰老过程等因素有关。
400-000-1014
地址:河北省霸州市鼎盛国际售楼处往西50米